广告位
首页 书法 灼灼荷花瑞气生

灼灼荷花瑞气生

夏日时分,映入眼帘的便是荷花。从古至今诗咏荷花不计其数,其中较多的便是灼灼其华的红荷。温庭筠的《芙蓉》有“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的诗句,写出了荷花长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红色的花瓣…

夏日时分,映入眼帘的便是荷花。从古至今诗咏荷花不计其数,其中较多的便是灼灼其华的红荷。温庭筠的《芙蓉》有“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的诗句,写出了荷花长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红色的花瓣逐渐开放的情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六月西湖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而在画家笔下,也出现许多描摹红莲的佳作。

如图所示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红莲图》册页(一名《荷花图》),就展现了红荷生机盎然的景象。画面上载荷叶丛中,一朵荷花喷薄而出,饱满的花瓣,红红的尖角,令人赏心悦目。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欲望,颇有点禅的味道。画上右上角自题:“己未春日写似,伴翁老先生,谢荪。”钤一印。按己未推算,应为清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

谢荪,清代画家,字缃酉,又字天令,江苏溧水人,常住金陵。举明经(即贡生),善画山水,颇具功力,尤工花卉,用笔工整,设色绚丽,从宋院体中变出。与龚贤、樊圻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其传世作品还有康熙十五年(1676)为惕翁作《青绿山水图》册页,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同年作《山水图》册页图录于《中国名画集》;另有《山水图》扇页,金笺设色,藏南京博物院。

这幅册页属工笔设色花卉小品,高25.3、宽31.3厘米。技法从宋代院体画中蜕变而出。勾勒晕染,功力深厚。画红莲花,墨线细勾,后填色彩,严谨工整。花、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板,敷色艳丽而不浓腻。光彩奕奕,栩栩如生。构思别致巧妙,以局部的深入描绘使形象格外突出鲜明。尺幅之中,只着一花半叶,一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晕染工致,旨在追求明丽的色泽与花、叶水分的表现;植物的筋脉甚至纤维也用细笔毫发无遗地勾出,传写出富有生机物趣的自然形象,以及明洁清润的墨彩效果。

整幅作品构图别致巧妙,采用特写镜头,以局部深入描绘让形象格外突出鲜明的方法,使整幅画面显得气闲神静、甜润温雅,一股清逸秀爽之气荡漾于笔情墨韵之间,显示出特有的风范和魅力。

广告位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3)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2758945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127589458@139.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