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首页 古玩 清代广州十三行“海贸遗珍”在沪展出

清代广州十三行“海贸遗珍”在沪展出

2018年高校新增的部分招生专业不仅有爆款,而且炫酷又“洋气”。但是,对于这些新专业,相关专业老师提醒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时要擦亮眼睛。

“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品”展。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供图

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与广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品”展27日在沪拉开帷幕,甄选清代至民国广州工匠制作的广彩瓷、牙雕、外销画等外销品,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及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政府开放海禁,在广州设立粤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在此政策下,享有对外贸易特权的潘启官、伍浩官等行商,因经营得当,以财富称雄天下,租给外商居住的十三行商馆,大多属于潘启官和伍浩官的私产。依托十三行这一枢纽,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物品销往全球,中国文化由此向世界各地输出。

“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品”展分为“一口通商行商巨贾”“外销珍品琳琅满目”两大单元,通过十三行行商、满是广州货的美国船长家、外销画画室3个故事,将各类外销品串联起来,充分展示了外销品精巧细腻的技艺以及中西交流所衍生出的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110余件展品中,有50余件展品为首次展出。如清代贴象牙人脸彩绘广州风景人物纹故事图折扇,扇骨为象牙,外骨上下浮雕山水人物,纹饰繁密,层次丰富,凸显广州牙雕工艺特色,扇面以彩绘官邸庭园人物及广州风景为主题,人物面部用象牙贴绘;清乾隆广彩合家欢乐人物图盘,盘心装饰外销广彩瓷器流行的图案,即清朝人物生活画面,生动展现了清代官宦世家的家庭场景和清朝服饰特点。

除了精美的文物展品,上历博还在展厅中准备了一些中国传统服饰,观众可挑选中意的服装穿上后拍照打卡,“穿越时空”探索“海贸遗珍”。

广告位
上一篇

作者: admi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2758945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127589458@139.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